近年来,蔡家桥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促进科学合理设置各类公益性岗位,吸纳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就业,推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按需设岗,科学开发。根据实际需求,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弱(半)劳动力且无法外出的脱贫群众开展摸底排查,广泛征求脱贫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由“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重点开发林业防护员、公路养护员、农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全镇共计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8个。
强化引导,规范程序。严格控制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条件,对年龄及劳动能力进行严格把控,对开发人员定岗定责,及时公布公益性岗位信息和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入户宣传。严格上岗程序,收入较低的脱贫劳动力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出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核查、公示,乡镇审核,报县级人社部门备案公示后,加强日常考勤,严禁出现人岗分离、无劳力无就业意愿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的情况。
落实政策,明确管理。严格要求各村贯彻落实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规定,制定相应的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细则,确定岗位设置、安置对象、开发任务、选聘程序、奖惩机制和补贴标准,建立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明确乡镇是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具体负责开发管理,全面压实镇村两级管理责任。
乡村公益性岗位既圆了脱贫群众的“工薪梦”,又解决了部分因“缺知识、缺技能、无法离乡”等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强力稳固脱贫成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