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白地镇汪村村:“非常6+1”品牌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9-29 17:17:09 编辑: 白地镇 访问次数:999 字体大小:

非常6+1.png

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鳞次栉比,大棚里瓜果飘香,田间稻香四溢,村民悠闲话桑麻……在党建引领下,白地镇汪村村,以三治融合为目标,以党小组“非常6+1”品牌,促成“汪”前冲大党建,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增亮点。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成为外界人眼中的“画里乡村”、“梦里乡愁”。

党建赋能,激活农旅融合“一池水”。近2500亩黄精种植基地,2000亩绿色白茶标准化种植基地,350余亩的油菜花,葡萄园,桃园……让汪村村成为白地镇农旅融合“标杆村”。随着基层党建力量的全面夯实,汪村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得到持续加强,该村以农业、旅游业为主导的各项工作推进蹄疾步稳、扎实有序。

致富带头人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拥有近2500亩黄精种植基地,建成黄精种苗繁育、种植到生产一条线,将“小黄精”作出“大文章”。鹊岭白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绿色白茶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开发白茶生产观光基地,通过“一带一路”渠道,畅销海内外,形成“鹊岭白”区域品牌。岭下梯田的绝美农村风光和传统农耕文化多次上榜央视媒体,创新采取“政府+大户+农户”的模式,种植350余亩的油菜花,让“冬闲田”不再“闲”,土地流转流出观光新思路。

党民同心,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选出群众基础好、德高望重、有经验的退休老干作为汪村支部和大川支部的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余热,管理党员队伍,退休不褪色。

完善汪村善治园阵地建设,建成“村里村外”议事亭、法治一角、德治步道,通过氛围营造,推进“党建+三治”,以三治促善治。

在网格化治理上,充分发挥网格员前沿探头作用,按照网格特点统筹推进花香党小组、竹香党小组、稻香党小组、果香党小组、茶香党小组、药香党小组、云上党小组七个党小组建设,择优选出夏文平等10名群众基础好的网格员,协助开展村级各项工作,实行“一网统管”,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强基固本,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走进白地镇汪村村,到处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近年来,汪村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云上花海·岭下梯田”业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农旅品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汪村村党总支首提“两山五园+X”发展蓝图,“两山”即以天毛山和白茶山,为中心发展轴;“五园”即中草药培育园、白茶产业园、生态水果采摘园、梯田农耕观光园、休闲垂钓园;拓展滑翔基地、绿色产业园等X系列产业,迈出农旅融合坚定步伐。同时,依托农林资源优势,村集体成立“旌”津有味电商公司,推进“村花”直播活动,助农增收。

云雾笼罩着村庄、田野、山峦,衬着稻田的金黄和天空的湛蓝,交织成一幅幅美妙的风景画。汪村村将在精心谋划农业产业项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在持续开展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方面发力,不断壮大特色品牌,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