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2022年初,旌德县委党校挂牌成立“旌德县乡村振兴学院”。学院成立以来,立足现实基础和现有条件,总结推广我县乡村振兴成功经验,着眼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和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新高地的目标,精心布置、认真组织、稳扎稳打,实现了学院办学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是突出主题,构建高质量教学体系。在专题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围绕二十字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课程、师资、教学点为核心要素,确定了《“党建+三治”走出乡村治理有效路径》等16门理论辅导、政策解读及实用技能为内容的专题课程,打造具有旌德特色、彰显乡村振兴价值的培训课程体系。在现场教学方面,初步打造了蔡家桥镇华川村、兴隆镇三山村、庙首镇里仁村、格瑞公司等14个乡村、企业为载体的现场教学点,配套开发了《绽放产业振兴“花” 共享经济发展“果”》等14门现场教学专题课程。在师资队伍组建方面,培养植根于我县发展实际的各级业务领导和工作骨干为主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学院共建立了32人的现场教学及理论教学师资库。
二是健全机制,提供高水平培训保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以乡村振兴学院为中心的教学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分工协作,规范现场教学管理。健全了以培训对象为主体的学员管理制度,端正好的学风,养成好的作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理顺共建共管运营机制。确立各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专题会议、联合考察等方式,围绕教学课程开发、基础设施美化亮化改造、现场教学设备配置等基础性问题,群策群力、补短补缺,校地齐心营造精品教学环境,构建起共建共管、齐抓共赢共享的教学管理共同体。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专兼职教师及带班管理人员等按照教学路线、内容及时长分档分类进行考核管理,增强责任感,提升工作积极性,营造高效运转、管理有序的工作氛围。
三是多方联动,确保高效率培训实施。学院成立以来,加强与组织部、农水局、乡村振兴局等共建单位的沟通协调,谋划了以涉农干部及新型经营主体等为对象的培训班次。2022年,举办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班4期,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派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250人次。2023年,将进一步拓展培训范围,探索跨区域联合办班,着力加强现场教学基地联动,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培训实效,扩大整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