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孙村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生态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为目标,在“打造美好环境、创造幸福生活、培育乡风文明”上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切实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挑起责任担当,“脏乱差”转换“绿净美”。孙村镇以“三清五治”为指导,紧紧围绕“水清、河畅、景美”的要求,统筹推进河道治理、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通过党员分片包干的模式,为居民发放清洁工具,设立文化墙,在乡间小路上打造篱笆,定期分派网格员清理河道淤泥,持续美化农村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集镇所在区域划定停车位200余个,有效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
找准关键落点,“荒土地”变成“聚宝盆”。孙村镇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群众+大户”的方式将农户零碎、荒废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大户统一耕种,付租金给散户,今年以来已持续流转8500余亩土地,让村民享受土地流转费带来的收益。孙村镇依托2023年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中心项目实现水稻种植、收割、烘干、销售一体化,既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问题,又解决了烘干存储成本的问题,再解决了就业与收入的问题。
明确文化路径,“旧陋习”焕新“新风高”。孙村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孙村镇新建村,以“新风堂”为乡村治理的主要阵地,利用“新风堂”“建德轩”为主要阵地开展移风易俗、时代新风宣传行动,将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成立以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教师、村民组长、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群众的婚丧嫁娶,监督落实办理宴席情况,控制桌数、菜数、礼金数、烟酒档次等,减少办酒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