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云乐镇:“抱团发展”蹚宽蹚实共富之路

发布时间:2024-09-11 14:36:39 编辑: 云乐镇 访问次数:1454 字体大小:

 

近年来,为解决“强村”独自飞、“弱村”拖后腿的问题,云乐镇坚持党建引领,打破村庄界限,统一发展规划,引导各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聚力”转变,实现“强村带动弱村走,先进引领后进拼”,加快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科学谋划部署,找准发展“新路”。为解决集体经济项目“零、小、弱、散”等突出问题,云乐镇党委立足镇村经济、产业等地域特点和发展需要,坚持通盘考虑、系统谋划,多次召开项目谋划部署会,聚焦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形成思想共识,打破“就村抓村”惯性思维,推动各村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同时,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镇、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将其纳入培训计划,邀请市县领导专家前来授课,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外地考察学习,在观摩中开拓视野、学习经验,在对比中找到差距、发现短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拓宽发展思路。

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多元“路径”。云乐镇充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联合发展模式,引导地理位置相近、林业资源条件相似的村以及资源条件互补的村,将林地、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整合,合力搭建抱团发展平台,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形成握指成拳释放整体效应。5个村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联合建设新型复合材料加工厂房二期项目,由陈岭村、张村村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在远离生态红线的前提下进行特种复合材料生产爆破焊接,并新建加工厂房,洪村村、刘村村、许村村负责厂房完工后务工人员的招聘等,提供人力资源。同时,陈岭村和刘村村围绕灵芝产业的发展,以麻栎种植项目为产业补链的突破口,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为支点,依托“林长制”,整合集体林地资源和林农分散、闲置的林地资源,建设千亩麻栎种植基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圈”。

壮大集体经济,鼓足农民“钱袋”。“抱团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合作共赢,云乐镇坚持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推动利益联结机制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千亩麻栎项目采取“BOT+支付保证”模式,由旌德县林投公司运营25年,前6年抚育期提供6%年化收益率支付保证,第7年起间伐收入按比例分成,第21—25年林投公司的预期收入作为确保平均年化收益率不低于6%的支付保证,运营期满林权移交给村集体,每年为集体经济带来至少6%的直接收益,不少于12万元,5%以上的联农带农综合效益,每年可提供15—20个岗位,每年人均预计可增收约3000至400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