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孙村镇:“链条式”管理让流动党员 “不断线”

发布时间:2025-03-20 08:42:00 编辑: 孙村镇 访问次数:360 字体大小:

 

近年来,孙村镇不断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推行“链条式”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高飞不断线”。

加强“管理链”,确保情况掌握“准”。孙村镇依托基层服务管理网格,采取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等方式,台账式实时记录流出党员基础信息、流动原因、流动去向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准确界定流动党员并形成动态党员管理档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建立流动党员“1+1”结对制度,指定支部委员或党员骨干作为流动党员结对联系人,积极引导并协助党员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流动党员向流入地基层党组织报到。与在外停留 6个月以上、异地定居或工作稳定的流动党员保持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和党员意愿,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做到“应转尽转”。

提升“教育链”,确保思想教育“深”。立足流动党员实际和需求,紧盯在外、返乡等重要节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帮学、送学。线上,推行“党支部+数字平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以流动党员微信群、QQ 群为载体,搭建流动党员学习云课堂,将每次党员大会后的要点、主题党日活动的图片反馈给流动党员,实时推送政策文件、会议精神、优秀党员事迹等学习资料。线下,利用春节、国庆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座谈会,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学习“不掉线”。

优化“服务链”,确保作用发挥“足”。孙村镇各基层党组织不断优化服务,打好关爱帮扶组合拳。建立以流动党员评优选先、重大节日慰问等活动为主的政治关怀制度;以提供就业信息和法律咨询为主的工作关心制度。定期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积极吸引优秀党员人才返乡,鼓励流动党员回乡就业创业,探索“流动党员+贫困党员+产业”的联系帮带机制,积极为流动党员搭建发挥平台,让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提高流动党员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