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白地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必须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对于乡镇而言,统计数据直接反映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实际成效,是检验政策落实、评估工作成效、发现短板弱项的“第一手资料”。在白地镇特色农业发展上,统计数据能精准反映出茶叶、黄精中药材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变化,为高效对接市场销售提供有力依据。在文旅产业上,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等统计数据能够清晰呈现白地镇文旅产业的发展态势,有助于优化旅游项目,进一步增强白地文旅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是筑牢“不敢假”的防线。白地镇持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党员大会学习内容,开展学习10余次,增强法治意识。定期开展警示教育,通报云南省曲靖市等统计造假反面案例2次,剖析问题根源,引导党员干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克服侥幸心理。
二是构建“不能假”的机制。由镇村统计员组建的“党员统计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农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统计。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完善数据采集、审核、上报等全流程管理,确保每个环节可追溯、可核查。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失真。建立农业、经发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定期核对关键指标,防止“数出多门”。
三是形成“不想假”的震慑。明确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统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经发办具体落实,层层传导压力。聚焦农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在全镇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