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天微微亮时,张来发就来到了田间,映入眼前的是一大片碧绿碧绿的水稻。早上天气不热,对于农民而言是农作的黄金时间。此时水稻花期已过,每一株水稻苗都已经结穗。
“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许多耕地被荒废,我看着很心疼,所以去年冬天的时候就和同村的一些村民说了一下自己想要承包经营的想法。在村干部的协调下承包了这些原本被荒废的土地,大概57亩,加上我自己的3亩,今年一共种了60亩。”望着一株株粗壮的水稻苗,张来发心里由衷地高兴,“今年天气还可以,无旱无涝,我和老伴两个人加上儿子帮忙,还能忙得过来。现在大概每亩能产出水稻700斤,按照以往1.2元每斤计算,到时候差不多能有5万元收入。”
曾经的张来发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儿子张友宝和儿媳冯玲都是残疾人,无法外出务工,并且家中还有一个年老的母亲需要负担。张来发夫妻俩没有一技之长,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2014年,张来发户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来自县镇村三级帮扶干部的结对帮扶。针对张友宝无法外出就业的情况,蔡家桥镇人社所为其提供了辅助性岗位,让张友宝成为了村里的一名保洁员,每月工资800元。蔡家桥镇民政所也为张友宝夫妻提供了低保政策帮扶和残疾人补助。在各方的帮助下,张来发户在2015年顺利实现脱贫。
7月底,张来发参加了蔡家桥镇举办的特色种养殖培训课程。听完课,张来发表示自己想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是自己不懂技术,希望镇里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争取一年比一年好。
几年时间,从贫困户到种养大户,张来发常说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直到八点多,张来发才背起了农具走出了水稻田,准备回家吃早饭,步伐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
凭借着自身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政府利好政策的帮扶,张来发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的小康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