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党委领导,建立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体责任,建立了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脱贫攻坚措施精准落实到贫困户;通过加强扶贫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各级扶贫机构及其职责,提高扶贫工作水平;通过加强扶贫资金审计,提高扶贫精准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316人无一人返贫。
二是政府主导,将脱贫攻坚纳入镇级发展重点工作。积极落实县委“1155”高质量发展思路,勇当“两山”理论的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2019年全年共发放到户项目补助资金105户99386.4元,发放教育资助资金83人88652.5元,办理金融扶贫贷款43户161万元,发放就业扶贫交通补贴71人25300元,设置就业扶贫岗位17个,发放岗位补贴61800元,1户完成了危房改造,5户完成了住房质量提升工程,269人享受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
三是社会参与,构建起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格局。动员全镇参与,构建起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形成了跨部门、跨单位、多主体、多渠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大体系。充分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的资金多渠道筹措,脱贫攻坚的人才多方调配。全面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积极发挥“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涌现了“四带一自”优秀主体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自强脱贫户黄满生、贫困群众贴心人范成明等市级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四是激发脱贫攻坚对象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的关键是人,重点在于充分调动脱贫攻坚对象的积极性,激发脱贫攻坚对象的内生动力,才能取得成效。将“扶志、扶智、扶技”作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着力点,从单纯的物质扶贫转变为物质扶贫与技术扶贫相结合,调动脱贫攻坚对象的潜在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涌现出了脱贫户杨庆云,向武汉捐款1000元,感恩回馈社会,走上“农家乐”致富路的陈家彬,家庭农场主黄满生等等身边自强脱贫典型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