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庙首镇:“多线”发力 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24-07-23 15:40:32 编辑: 庙首镇 访问次数:1416 字体大小:

 

 

近年来,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沟通联系等难题,庙首镇始终将流动党员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以多渠道联系、多形式教育、多途径担当为抓手,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多渠道摸排联系,拉紧沟通管理“线”。该镇实施双向摸排模式,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和走访流动党员家庭等方式,及时摸清流动党员底数、流动去向、流动原因等情况,按照“一村一册”建立流动党员动态台账,登记在册流动党员76名,鼓励在外党员主动“亮身份”,积极参加所在地党组织各项活动。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上海市成立庙首镇驻上海流动党支部,实行“1551”工作常态联系机制,即一名支委联系五名党员,一名党员联系五位群众,同时实行“五个一”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对流出党员的联系沟通。

多形式丰富载体,拉紧学习教育“线”。利用外出前、节假日或年底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了解其在外工作期间的思想动态,以及对党组织和村组建设的相关意见建议。建立流动党员网络学习机制,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省市县先锋平台,开展线上送学活动,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党的最新理论,督促流动党员外出期间主动学习,同时利用微信支部群、党小组群等适当方式交流心得体会,引导流动党员“掌上学”“随身学”。

多途径发挥作用,拉紧担当作为“线”。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引导流动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不断提升流动党员主动性和参与感。将政治素质高、资源优势强、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中培养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桥梁”作用,把一些群众带出去务工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在外宣传推介家乡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双创政策、营商环境等,吸引在外优秀人士返乡投资办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今年年初,以“新春座谈会”为契机,为流动党员发放“招商顾问”聘书10余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