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旌德县司法局:“四个坚持”助力基层展现新“枫”貌

发布时间:2024-08-16 08:25:56 编辑: 县司法局 访问次数:759 字体大小:

 

旌德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和延伸司法职能,通过“四个坚持”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重点人群管服和基层综合治理等举措,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有方法、有抓手、有成效看得见”,为平安兴隆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兴隆镇深入推进“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创新打造以女性镇、村干部为团队的“握手言和”特色调解品牌“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调解室组织善做群众工作的女干部作为调解员,邀请法律顾问、驻镇法官、心理咨询师作为助力团,主动积极为群众精准普法、解纷止争。通过“按需点单、精准派单、高效接单、双向评单”的“四单”工作运行机制和“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品牌引领”“精准普法”组合拳,成功调解矛盾纠纷,通过理性定纷、柔性止争,构筑了化解婚姻家庭、家长里短等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有力地维护了兴隆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点对点”提升宣传质效。立足各村,加大入户宣传的力度,同时通过“送电影下乡”“送戏进万村”等活动在人流集中地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提高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水平。借助外力,增强法治宣传的广度,充分利用平安义警、各村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采取定时、定点的集中宣传形式,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结合职能工作,增强普法合力建设,在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时,有针对性地适时开展普法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群众关心的政策和适用的法律,使调解双方、重点人群及广大群众知法懂法,营造普法工作的好氛围,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

坚持“严要求”管控“两类”人员。严格执行“周听声、月见面”制度,实时掌控监督,联合派出所开展信息化核查工作、联合各村委会实地走访和见面核查社区矫正人员。紧扣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帮扶“三化”工作模式,全力做好社矫对象的管理工作。同时,规范做好安置帮教对象管理服务工作,针对刑满释放的一般安置帮教人员,联系其家属按时前往狱所接人到所报到,针对重点安置帮教对象主动对接狱所,必接必送,加强管控,预防重新犯罪。日常工作中,按时开展安置帮教对象走访工作,了解其思想动态变化、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人际关系,特别针对在外务工安置帮教对象,采取电话走访形式了解具体情况,申请与工作生活所在地司法所进行双列管,预防重新犯罪。

坚持谋划推进“示范村”建设。积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24年拟在兴隆镇三山村打造基层治理亮点。确定在三山村青创公社附近打造一条精品路线,包含上墙一处村规民约、一处村级网格管理服务中心打造自治典范;依托三山村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在三山村青创公社小广场创新打造法治文化阵地;通过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的评选选树,宣传先进事迹,发挥引领模范,倡导以评弘德。围绕“小而精”的底色内涵,创新融入法治、自治、德治元素打造民主法治文化精品路线,有力提升了宣传教育感染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