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庙首镇:“分类施策”推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8-28 14:55:46 编辑: 庙首镇 访问次数:1333 字体大小:

近年来,庙首镇针对党员群体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通过精细化分类、日常化管理、差异化保障,探索构建党员分类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党员队伍管理难的问题,不断提升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水平。

科学分类,合理定责,推动党员管理由“笼统化”向“精细化”转变。一是深入摸底调研。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查阅档案、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农村党员基本情况及管理现状等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党员数量、年龄结构、职务身份、身体状况等各类信息,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全覆盖。二是精准划分类别。坚持“立足实际、因人而异、发挥作用”的原则,明确分类标准,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年龄层次、从业特点、职务身份等实际情况,将党员划分为“A、B、C、D”4个类别,分类建立管理清单,实行动态调整,确保分类准确完善。三是分类定标定责。制定《庙首镇关于实施“堡垒工程”“先锋工程”深入推进党支部和党员分类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根据党员“先锋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风文明评议具体内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各村党建品牌、特色工作等,设置基本项目、先锋项目、加分项目、减分项目4类指标,同步设置不得定星项目。把党员现实表现“优中差”模糊概念转化为鲜明具体可操作的分数“硬指标”,切实做到评价有据。

量化考评,健全机制,推动党员管理由“集中化”向“日常化”转变。一是实行积分纪实。党员“先锋工程”考核采取党员申报、支委会评定、党员大会审定的方式得出分值。党员“先锋工程”得分的判定,以签到情况及党支部会议记录、党员活动日记录等为基础依据。按季度在公示栏上进行公示,全程接受党员、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党员现实表现有记录、考核评价有依据。二是强化分类定级。年度末将党员“先锋工程”得分及排名情况并予以定级,分为星级党员、未定星党员及“后进”党员。同时对“星级党员”注重抓好示范推广,奖励先进;对“未定星党员”抓好重点引导,巩固提高;为“后进”党员,安排专人帮带,限期改正。做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党员干有方向、做有标尺、比有榜样、行有底线。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党员“先锋工程”年度考核结果,与民主评议党员、全员积分制、评先评优、帮扶处置、发展党员等工作结合起来;将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考核结果,与党员发展结合起来,发展阶段时间内得分达标的方可进入下一步发展阶段。2023年,各党支部充分运用“先锋工程”考核结果,将得分靠前的13名先进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

一村一策,精准施策,推动党员管理由“统一化”向“差别化”转变。今年以来,庙首镇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注重将党员标准的普遍性要求和不同群体的具体化要求结合起来,结合实际设计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推动分类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例:该镇东山村、里仁村结合本村党建品牌“三微行动•先锋领航”“头雁+五带”将党员评分标准细化,特别是先锋项目设置主要围绕基层重点工作、党员实际情况设置操作性强效果好的评分细则,党员参与度有明显提高。同时结合全员积分制管理进行推广运用,对年度有评定为星级党员的家庭,根据党员积分超过基础分的分值进行相应加分,每季度加分一次。党员的具体得分可用于转赠给全村弱势群体或列为家庭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物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