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兴隆镇:精心谋划,下好乡村振兴“三步棋”

发布时间:2024-09-18 09:13:24 编辑: 兴隆镇 访问次数:2365 字体大小:

近年来,兴隆镇紧抓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持续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动能,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选优配强组织“头雁”。不断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规范化招聘本地优秀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到村任职,根据个人特点聘用至乡村振兴、矛盾调解、基层党建等关键岗位任职,每年评选优秀村级聘用干部并将其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2024年以来,共计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名,通过村“两委”补选程序,将一名后备干部补选为村党委委员。持续开展村“两委”干部赋能充电行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镇领导班子成员赴各村党组织讲授专题党课,依托各村电教远教站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镇党建办、农业农村、综治司法、民政等多个部门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难点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业务素养。  

点亮奏响发展“篇章”。做好特色化产业文章,利用独有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灵芝、小香薯、油茶、香榧等农特产品,采取“龙头企业+村+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土地300余亩,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20万余元。搭建“农旅融合”示范平台,抓住艺术乡村建设发展契机,围绕本地特色农耕文化,开展“开犁节”“开镰节”等农耕文化摄影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2023年,全年游客接待量达2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0%,实现旅游增收120余万元。依托本地梅园、悠然谷、牛栏岭古道等特色旅游资源禀赋,积极谋划实施村田里民宿、青创公社、三山村水上研学等文旅项目,盘活村内老宅、旧学校等固定资产,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十余万元。  

共同搭建治理“舞台”。加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乡贤等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级好人、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十星清洁户、十星文明户的评选工作,树立模范典型。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全镇划分网格27个,网格员、网格信息员83人,配备岗位“三件套”,通过亮身份、明责任、强干事、重激励的方式,充分发挥好网格员作为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矛调员、协管员“五员”作用,依托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实现管服一体和群众需求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