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旌阳镇:“特色调解室”融合发力 筑牢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发布时间:2025-10-31 16:31:42 编辑: 旌阳镇 访问次数:368 字体大小:

 

 

近年来,旌阳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打造了“老支书”调解室与“姜友花调解工作室”双向联动、优势互补的特色调解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整合资源,画好多元共治“同心圆”。该镇注重盘活基层治理存量资源,着力构建专兼结合、协同高效的调解队伍。一方面,充分挖掘退休村支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整合“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力量,组建20人专业调解队伍(其中老支书16人),发挥其乡情威望,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化解邻里家常、传统纠纷。另一方面,依托“警民联调”机制,由原司法所所长等专业力量领衔成立“姜友花调解工作室”,聚焦接警后衍生的紧急、复杂矛盾纠纷,联动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社区等多方力量,提升疑难杂症化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两支队伍通过人员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形成了“熟民情”与“强专业”深度融合的调解共同体,实现了从单一调解向多元共治的转变。

创新机制,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该镇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覆盖预防、排查、调解、反馈各环节的闭环体系。在预防排查端,“老支书”调解室利用其扎根基层的优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介入,力争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快速响应端,“姜友花调解工作室”紧密对接“110”警情,对涉及治安、紧急类纠纷第一时间介入,防止矛盾升级激化。在协同化解端,建立双向联动与移交机制,“老支书”调解室遇到跨区域、涉法涉诉等专业性强或复杂的纠纷,及时移交“姜友花调解工作室”启动专业联动调解;“姜友花调解工作室”在处理需要深厚民情支撑的案件时,主动邀请老支书参与会商,确保调解方案既合法合规又贴合乡情民意。同时,强化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保障调解成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了“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有效闭环。

凸显效能,铸就和谐稳定“压舱石”。特色调解室的双轮驱动与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治理成效。两室联动以来,通过日常排查与专业调处相结合,将大量矛盾消弭于萌芽、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和诉讼增量,有效防范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纠纷206起,重大纠纷5起,完成司法确认13起,调解成功率超99%。“老支书”的乡情温度和“姜友花工作室”的专业力度相结合,让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得到公正、高效、暖心的解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模式为“平安旌德”“法治旌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层支撑,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