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地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党建+网格”矛盾调解新模式,打好“四张牌”,切实做到力量下沉在网格、法律服务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社会稳定在网格。
党建引领打好“摸排牌”。做到矛盾纠纷底数清明。充分发挥网格队伍“熟人、熟地、熟情况”的优势,安排网格员每日进网入格走访、上门入户排查,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实行矛盾纠纷日报告,周研判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分类,建立台账,逐个销号。同时将易产生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重点户,老访户、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群,纳入重点关注对象,走访、摸排、关爱,更好有效预防及化解矛盾纠纷隐患。
党建引领打好“宣传牌”,不断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我们要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习惯……”。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把普法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网格员化身“普法宣传员”,深入村组逐户开展反电信诈骗、反邪教、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律知识宣讲,引导村民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渠道解决诉求,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共组织24场次普法活动,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300余份,受益人群达900余人。
党建引领打好“调解牌”,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网格。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对一般矛盾纠纷,坚决做到当场解决,不耽搁、不拖延、不留隐患。对于难度较大、矛盾较突出的纠纷,在查明事实、固定证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1+N”机制效能,组织网格员和镇村、司法所、派出所等工作人员主动下访,及时进行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在纠纷调处后积极听取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意见建议。今年以来,通过网格途径排查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
党建引领打好“回访牌”,持续提升村民满意度。严格按照“谁调处、谁回访、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对化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及时关注动态,定期以电话回访、实地走访方式,全面掌握了解群众对化解结果的满意度,减少矛盾纠纷恶性循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