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旌德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加强基层党建治理,把矛盾纠纷调解摆在突出位置,在强化组织建设上求“实”,在融合地域特色上谋“新”,在整合资源力量上聚“力”,让“握手言和”调解品牌叫得响、立得住,进一步提升全县基层治理工作质效。
强化组织建设,拓展“握手言和”品牌。根据《在全市推广“握手言和”调解模式,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实施意见》等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坚持做到“四有”,即有人员、有阵地、有方法、有成效,打造了“娘家人”“老村干”“老总管”“芝心人”等一批品牌“握手言和”个性化调解室。目前,全县共有个性化调解室13个。兴隆镇“娘家人”调解室自2023年6月份成立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其中婚姻家庭类纠纷3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融合地域特色,深化“握手言和”内容。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结合、突出实效”原则,立足“小创意、微改造、精提升”思路,将各镇特色融入到“握手言和”品牌中。如,旌阳镇的文庙儒家文化、版书镇的木活字印刷术文化、云乐镇的灵芝文化、庙首镇的茶文化,白地镇的宣砚文化等。蔡家桥镇根据“握手言和”调解内涵,结合8个村的工作特点,提出“高溪和平共处、凡村言和意顺、庆丰和风细雨、朱旺和睦相处、汤村抱德炀和、三合和气致祥、乔亭心平气和、华川讲和通好”工作目标。
整合资源力量,提升“握手言和”质效。发挥行业部门作用,构建人民调解优先、行政调解补充、司法调解兜底工作格局。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注重吸纳乡贤、“五老人员”,以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社会专业人士和退休政法干警加入,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共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25人。在“旌德政法”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人民调解工作”宣传专栏,强化优秀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典型案例事迹宣传力度,先后获评市、县优秀“握手言和”调解组织13个、调解能手7人。